★ 高院入册 · 法院认可 ★
新闻资讯

服务热线19070970339

全自动灌装设备质量鉴定_全自动灌装设备常见质量问题

作者:知诚鉴鉴定 发布时间:2025-07-02 14:25:50点击:8

鉴定背景

近年来,随着市场对各类灌装产品需求的持续攀升,全自动灌装设备市场规模迅速扩张,众多厂商投身其中,市场竞争愈发激烈。部分企业为压缩成本、抢占市场份额,在设备生产制造环节偷工减料,选用低质零部件,忽视先进生产工艺与严格质量管控,致使设备在出厂时就埋下精度欠佳、稳定性差、密封性不足等隐患。同时,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拓展,对灌装设备的产能、灌装精度、自动化程度等提出了更高要求,设备在高强度、长时间运行过程中,潜在的故障与质量问题逐渐暴露。例如,在食品饮料行业,灌装设备若密封不严,极易导致产品泄漏、遭受污染,直接威胁食品安全,引发消费者信任危机;在医药行业,灌装精度一旦不达标,药品剂量的准确性将无法保障,严重时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健康。此外,国家对生产安全与产品质量的监管力度日益加大,出台了一系列严格标准与法规,企业为合规经营、规避生产风险,急需借助专业质量鉴定,确保设备契合相关要求。

25f2d86258ff4abcca4126dc468898b547d0d2ea.jpg

鉴定范围

(一)设备整体性能

灌装速度、灌装精度与生产效率是衡量设备整体性能的关键指标。灌装速度需契合企业既定生产计划,保证高效产出;灌装精度必须严格遵循产品质量标准,将每批次产品的灌装量误差牢牢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,以维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。

(二)机械结构

对设备的机身框架、传动装置、灌装头、阀门等机械部件的制造质量与装配精度展开鉴定。仔细检查机械结构的稳固性,排查零部件是否存在磨损、变形、松动等状况,确保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平稳可靠,避免因机械故障引发生产停滞。

(三)电气控制系统

针对设备的电气元件、传感器、控制器、PLC 系统等进行全面检测。验证电气控制系统各项功能是否正常运作,信号传输是否精准无误,能否切实实现设备的自动化操作、故障报警等核心功能,保障设备运行的智能化与可靠性。

(四)密封性能

着重检测设备灌装系统、管道连接部位等的密封性能,防止物料泄漏造成浪费与环境污染,同时杜绝外界污染物侵入,全方位确保产品质量与生产环境安全。

(五)安全防护装置

严格检查设备的安全防护门、急停按钮、警示标识等安全防护装置是否齐全完备、有效运行,是否严格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,切实保障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,预防安全事故发生。

鉴定标准

(一)国家标准

以 GB/T 37687 - 2019《液体灌装设备通用技术条件》等国家标准为重要参照。该标准对液体灌装设备的术语定义、技术要求、试验方法、检验规则以及标志、包装、运输、贮存等方面作出了详尽且明确的规定,为灌装设备质量鉴定构筑起坚实的基本准则。

(二)行业标准

各行业依据自身产品特性与生产实际需求,量身定制了专属行业标准。例如,医药行业需严格遵循 YY 0054 - 2016《制药机械(设备)安全要求 液体灌装设备》等标准,对医药灌装设备的洁净度、无菌性、防污染能力等提出严苛要求;食品饮料行业则依照 QB/T 4003 - 2010《饮料灌装生产线》等标准,重点关注设备的卫生性能、食品接触材料安全等关键方面。

(三)企业标准

设备制造企业通常会制定高于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的企业内控标准,旨在凸显产品的市场竞争力。在质量鉴定过程中,同样需参考企业提供的产品技术文件与质量标准,核验设备是否达成企业所承诺的性能指标。

(四)国际标准

对于涉足出口业务或积极与国际接轨的企业,设备还需符合国际标准化组织(ISO)、国际电工委员会(IEC)等制定的相关国际标准,如 ISO 8286 - 1:2018《Cardiac defibrillators - Part 1: General requirements》等,助力设备在国际市场赢得广泛的质量认可。

鉴定方法

(一)资料审查

广泛收集设备的设计图纸、技术文件、使用说明书、出厂检验报告、零部件采购合同及质量证明文件等资料。通过深入审查这些资料,评估设备设计的合理性,判断生产过程是否遵循相关标准与工艺规范,确认零部件是否源自合格供应商,从源头把控设备质量。

(二)外观检查

凭借目视、触摸等直观方式,仔细检查设备外观是否完好无损,表面是否平整光滑,有无划痕、锈迹、变形等明显缺陷;同时查看设备的标识、铭牌是否清晰完整,标注内容是否契合相关标准要求,初步了解设备的整体状况。

(三)性能测试

1.灌装精度测试:运用高精度计量器具,针对设备在不同灌装量设定下的实际灌装量展开多次测量,精准计算灌装误差,据此评估设备的灌装精度是否符合既定标准。

2.灌装速度测试:在设备稳定运行状态下,精确记录单位时间内的灌装数量,并与设备标称的灌装速度进行比对,从而判断设备的生产效率是否达标。

3.密封性测试:采用压力测试、真空测试等专业方法,对设备的灌装系统、管道连接部位等进行密封性检测。比如,向密封系统内充入一定压力的气体,密切观察压力变化情况,若压力下降过快,则表明存在泄漏问题。

4.电气性能测试:借助专业的电气检测仪器,对设备的电气元件、控制系统开展性能测试。检测电气元件的绝缘电阻、耐压性能,验证控制器的逻辑功能与信号传输准确性,全力确保电气系统安全可靠运行。

(四)功能验证

模拟设备的实际运行工况,对设备的自动启停、自动灌装、自动清洗、故障报警等各项功能逐一进行验证。检查设备在不同工作模式下的运行稳定性与可靠性,确保设备能够满足实际生产需求。

(五)安全性能检测

严格依据相关安全标准,对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进行全面检测。检查安全防护门的联锁功能是否切实有效,急停按钮是否灵敏可靠,警示标识是否醒目清晰;对设备的接地保护、漏电保护等安全措施进行测试,确保设备符合安全运行要求。

鉴定流程

(一)委托受理

企业或相关单位向具备专业资质的鉴定机构提出鉴定申请,并提交设备的相关资料以及详细的鉴定需求说明。鉴定机构对委托方的资质与设备情况进行初步审核,审核通过后,与委托方签订鉴定委托合同,明确界定鉴定目的、范围、标准、费用、时间等关键事项。

(二)制定鉴定方案

鉴定机构依据委托方提供的资料与鉴定需求,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研讨,精心制定详细的鉴定方案。鉴定方案涵盖鉴定项目、鉴定方法、检测仪器设备、人员安排、时间进度等内容,并及时报委托方确认,确保方案切实可行。

(三)现场勘查与检测

鉴定人员携带专业检测仪器设备奔赴设备使用现场,严格按照鉴定方案有序开展现场勘查与检测工作。在勘查过程中,详细记录设备的安装环境、运行状况、存在的问题等关键信息;灵活运用各种鉴定方法对设备进行全方位检测,获取精准可靠的检测数据。

(四)数据分析与评估

鉴定人员对现场检测获取的数据进行系统整理、深入分析与精确计算,依据鉴定标准与相关技术规范,对设备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客观评估。准确判断设备是否符合质量要求,精准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与安全隐患,并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。

(五)出具鉴定报告

根据数据分析与评估结果,鉴定机构精心撰写鉴定报告。鉴定报告应做到内容详实、数据准确、结论明确,涵盖鉴定目的、范围、依据、方法、过程、检测数据、分析评估意见、鉴定结论等内容。鉴定报告经严格审核、批准后,加盖鉴定机构公章,及时交付委托方。

(六)异议处理

委托方若对鉴定报告存有异议,可在规定时间内以书面形式向鉴定机构提出。鉴定机构收到异议后,应迅速组织专家对鉴定过程与结果进行复核,必要时可重新进行检测与评估。根据复核结果,向委托方作出合理解释或出具补充鉴定报告,确保委托方的诉求得到妥善回应。

相关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