★ 高院入册 · 法院认可 ★
新闻资讯

服务热线19070970339

家用小型电梯质量鉴定_家用小型电梯常见质量问题

作者:知诚鉴鉴定 发布时间:2025-07-21 11:31:22点击:10

在现代家居生活中,家用小型电梯作为提升居住便利性与品质的重要设备,逐渐走进更多别墅、复式住宅。然而,其质量直接关乎使用者的生命安全,当前市场上部分产品存在运行不稳、安全装置失效等问题,专业的质量鉴定成为保障居家安全的关键环节。

2222.jpg

鉴定背景

随着老龄化社会来临及居民对生活品质追求的提高,家用小型电梯需求持续增长。但行业快速发展中,部分厂商为抢占市场,在生产制造中降低标准:采用劣质钢材制作导轨导致运行晃动,简化安全保护装置使电梯缺乏多重防护,安装调试不规范留下安全隐患。

家用小型电梯质量问题后果严重:运行中突然停运可能困住人员,冲顶或蹲底更是直接威胁生命安全,门机故障易引发夹人风险。国家对电梯安全高度重视,《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》(GB 7588 - 2003)等标准明确了家用电梯的安全要求,质量鉴定成为排查安全隐患、解决质量纠纷的必要手段。

鉴定范围

(一)曳引与驱动系统

曳引机:鉴定曳引机运行是否平稳(无异常异响),曳引轮磨损程度(槽深磨损应≤原深度的 1/10),制动性能(制动距离应符合标准,制动时无滑移)。

驱动电机:检测电机功率与电梯额定载重量的匹配性,运行时的温升(不应超过 60K)、振动值(应≤0.05mm)。

(二)门机与安全保护系统

门机装置:评估层门、轿门的开关灵活性(开关门时间应在 3 - 5 秒),门锁装置的锁紧可靠性(锁紧力应≥300N),防夹功能(遇障碍物应立即反向开门)。

安全部件:检查限速器(动作速度应在额定速度的 1.15 - 1.4 倍)、安全钳(动作时能可靠制动轿厢)、缓冲器(能有效吸收轿厢或对重的冲击能量)等安全装置的有效性。

(三)控制系统

鉴定控制柜内电气元件的质量与连接情况,控制程序的稳定性(运行指令响应应≤0.5 秒),平层精度(偏差应≤±5mm),以及应急救援功能(断电时应急装置应自动启动)。

(四)轿厢与井道设施

轿厢:检查轿厢尺寸偏差(应≤±5mm),内部装饰固定情况,操纵盘按钮的灵敏度,照明与通风装置的运行状态。

井道:评估导轨安装的垂直度(偏差应≤1mm/m),对重与轿厢的间距(应符合设计要求),井道内照明、限速器钢丝绳等设施的状况。

鉴定标准

(一)国家标准

GB 7588 - 2003《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》:明确了电梯的基本安全要求,包括机械安全、电气安全、保护装置等。

GB/T 21739 - 2008《家用电梯制造与安装规范》:针对家用电梯的特殊性,规定了其额定载重量、速度、井道尺寸等技术指标及安全要求。

(二)行业标准

TSG T7001 - 2009《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 — 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》:对电梯的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项目、方法、判定标准作出了详细规定,可作为质量鉴定的参考。

(三)企业标准

电梯制造商通常制定企业内控标准,如更高的平层精度(≤±3mm)、更严格的安全装置测试要求等,鉴定时需结合企业技术文件和产品说明书。

鉴定方法

(一)资料审查

收集家用小型电梯的产品合格证、安装调试记录、定期检验报告、使用说明书、电气原理图等资料。重点核查:设备参数(额定载重量、速度)与实际是否一致;安装调试是否符合规范;安全装置的型式试验报告是否有效。

(二)外观与结构检查

目视检查轿厢、层门表面有无变形、划痕,装饰件是否牢固;导轨、对重架有无锈蚀、变形;控制柜内电气元件有无松动、烧蚀痕迹;安全标识是否清晰完整。

用卡尺测量导轨间距偏差(应≤±1mm),用水平仪检测轿厢水平度(偏差应≤2mm/m)。

(三)性能测试

运行性能测试:在额定载重量下,让电梯全程运行 3 次,记录运行速度(偏差应≤±5%)、平层精度,感受运行过程有无异响、晃动(振动加速度应≤0.15m/s²)。

门机性能测试:测试层门、轿门的开关时间,检查门机锁紧装置的可靠性,用障碍物模拟夹人场景,验证防夹功能是否有效。

负载测试:分别在空载、50% 额定载重量、100% 额定载重量工况下运行电梯,检测曳引机输出功率、电机温升是否正常。

(四)安全测试

测试限速器 - 安全钳联动功能:通过限速器动作,观察安全钳能否可靠制动轿厢,制动距离是否符合标准。

检查缓冲器性能:模拟轿厢或对重撞击缓冲器,检测缓冲器的吸能效果和复位情况。

验证应急救援功能:切断电源,检查应急照明、报警装置是否启动,应急救援装置能否顺利将轿厢移动到平层位置。

鉴定流程

委托受理:业主、物业公司或电梯使用单位向鉴定机构提交申请,说明电梯型号、使用年限、出现的问题(如 “运行晃动”“平层不准”),并提供相关资料。

方案制定:鉴定机构根据电梯类型和问题描述,制定鉴定方案,明确测试项目、所用仪器(如振动仪、转速表)及时间安排。

现场检测:技术人员赴现场开展外观检查、性能测试和安全测试,详细记录检测数据和异常现象,对关键部位拍照、录像存档。

数据分析:将检测数据与鉴定标准对比,分析质量问题的成因,如 “运行晃动系导轨安装垂直度超标”“平层不准因控制系统参数设置不当”。

报告出具:撰写《家用小型电梯质量鉴定报告》,内容包括鉴定目的、范围、方法、检测数据、质量问题分析、结论及整改建议(如 “重新调整导轨垂直度”“优化控制系统参数”),报告加盖鉴定机构资质印章后交付委托方。

异议处理:若委托方对鉴定结论有异议,可在规定时间内提出复核申请,鉴定机构将对争议项目重新检测并出具复核报告。

相关标签: